援外接力:我們重任在肩—市三院援外醫(yī)療隊員手記
6月27日,第13期援圭醫(yī)療隊林登點全體老隊員搭上飛往美國的飛機載譽而歸。感謝老隊員的事無巨細、事必躬親,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開端。
6月20日上午,在國合處、市衛(wèi)計委、醫(yī)院各位領導的見證下,我們援外醫(yī)療隊一行人踏上了前往圭亞那的征程。11點半,我們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出發(fā),歷經14個小時的長途旅程來到美國肯尼迪機場,經過10個小時的停留,我們從肯尼迪國際機場轉機飛往援助地——圭亞那。
當地時間8點,飛機平穩(wěn)降落在圭亞那喬治敦機場,當看到落后的機場條件,雖然心理上產生了較大的落差,同時也有一種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,我們不就是放棄國內優(yōu)越的生活條件,不遠萬里來到醫(yī)療條件相對落后的圭亞那,發(fā)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的嘛,這是多么的光榮!
在喬治敦機場,我們受到了中國駐圭亞那大使館沈參贊、圭亞那衛(wèi)生部首秘和第13期老隊員的熱烈歡迎,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。
一下飛機,老隊員就對我們問長問短,并幫忙搬運行李。第13期援圭醫(yī)療隊林登點余隊長和金主任驅車帶我們到中國港灣集團駐地,享用早餐,一掃我們旅途的勞頓。
早餐之后,我們繼續(xù)前行,余隊長和金主任親自開車送我們到林登駐地。由于外出大都是開車,很少步行,金主任和余隊長練就了一手好車技,車開得又快又穩(wěn),我們坐在車里非常踏實。在車上,我們一邊欣賞道路兩邊美麗的熱帶叢林,一邊聆聽他們介紹圭亞那的風土人情、奇聞軼事及有關安全注意事項。
來到基地,卸下行李,余隊長帶我們到林登最豪華的酒店——wantooka酒店入住。酒店是全木質結構,共三層,有百年歷史底蘊,圭亞那母親河——Demerara河從旁邊流過,酒店被郁郁蔥蔥的棕櫚樹包圍,高聳的芒果樹上,碩大、誘人的芒果掛滿枝頭,但很少有人問津,這種水果在這里實在是太平常了。雖說是林登最好的酒店,其實條件較差,連最基本的熱水澡都沒得洗,但有機會住上這酒店,感受一下濃郁的異國風情也別有一番風味。
老隊員帶我們新隊員參觀了林登醫(yī)院,了解各科的分布情況,并把我們介紹給醫(yī)院的同事們。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,外國人的名字真是太難記了,比如麻醉科的Subrena護士,我就記了好長時間才算記住。在手術室,老隊員專門為我們新隊員舉行Party,醫(yī)務科的領導、各科的醫(yī)生、手術室的醫(yī)生護士們都參加了聚會,許多外國同事發(fā)表了他們的感想,贈送禮物,并獻上了精彩的節(jié)目,雖然言語不能完全相通,但可以感受到他們對中國醫(yī)療隊的依依不舍之情。
余隊長和金主任還開車帶我們穿梭于林登的每個街道,讓我們熟悉超市、菜市場、水果店,什么地方可以充值電話卡,什么地方可以取錢。在家靠父母,出門靠朋友,他們還為我們和在林登的中資機構牽線搭橋,為我們建立良好的人脈關系,為我們以后一年的援圭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。
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。我們一定會踏著第13期醫(yī)療隊的足跡,接好援圭接力棒,為圭亞那人民提供優(yōu)質的醫(yī)療服務,讓中圭友誼代代傳承。
(轉載《鹽城晚報》)